王作左守鼎
王作左守鼎
西周
这件西周晚期大鼎的内腹壁上有“王作■彝左守”六字铭文,标明它是周王专门用于祭祀的一件大鼎。鼎通高41.5厘米,造型十分雄浑端庄。外腹壁装饰十二只回首卷尾的大型凤鸟纹,凤鸟纹下还以细密的卷云纹衬底。根据器形和装饰等方面,专家们认为这件鼎的主人应是西周中期的周恭王,或是稍晚的夷王或厉王。考古学家们苦心求索近百年,一直没有发现周王陵墓的踪迹,目前所发现的明确的周王铜器存世不过六七件而已,作为鼎则仅此一件,故极为难得。
这件周王鼎入藏保利艺术博物馆,是在1999年12月底。当时,保利艺术博物馆专家在香港一家古董店中偶然发现了这件鼎,不过当时它里里外外覆盖一层绿色的锈,有人曾为了找铭文在鼎内底上刮了几道,但没有找到,专家们明白鼎的铭文不太可能在底部,要有也应该在内腹壁上,随即重点观察了鼎的内腹壁。突然,专家们在靠近口沿处的锈下隐隐约约发现两个横道,很像“王”字!专家们不动声色,随即向货主提出要将这件鼎带回北京。这件鼎一到北京,就被送到有关单位做X光检测。检测结果验证了专家们的猜测,鼎内壁绿锈下果然有“字”。经过除锈处理,隐匿多年的铜鼎铭文终於彻底显露出来。就是这么偶然之间,中国又一项重要文物考古新发现诞生了。